#时事热点头条说#
平地一声雷,金融监管机构重拳出击,蚂蚁和腾讯分别吃下了天价罚单,一个被罚没71.23亿元,另一个被罚没近30亿元。
事件的起因,还得从三年前说起,很多朋友可能不太记得了,当时互联网企业资本无序扩张和垄断的势头有点愈演愈烈,蚂蚁集团的上市计划被紧急叫停。
金融管理部门要求互联网金融公司回归支付本源,提高交易透明度,合法合规地经营个人征信业务,并进行自查自纠,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。
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检查和整改,蚂蚁和腾讯的问题也全部暴露出来了,
他们在金融消费者保护、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、开展基金销售、从事支付结算业务等方面,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。
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两家互联网巨头公司
“踩红线”
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,包括没收违法所得、缴纳罚款以及关闭违规业务。
根据数据统计,去年蚂蚁集团的利润总额是312亿,等于一个季度的利润要缴纳罚款,而腾讯集团面对30亿的罚款,
情况同样不容乐观
。
两家企业本质上都是以盈利为目的,现在这么多利润被剥离,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现实问题:
假如支付宝和微信需要收月租费了,你还会考虑使用吗?
支付宝和微信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,主要在即时聊天和支付方式两个方面。
从即时聊天方面来看,支付宝的存在感比较薄弱,大部分朋友都不会通过支付宝进行沟通,除了在江浙一带,支付宝的普及率比较高,其他地区支付宝只是作为支付工具。
反观微信,已经成为全球人民日常沟通的重要工具,日活跃用户已经接近8亿。许多人的社会关系都在微信里建立和维护,打电话和发短信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沟通方式。
可以说,
手机里有支付宝的朋友,一定也是微信的用户,但是有微信的朋友,就不一定是支付宝的用户了。
所以,从即时聊天方面来分析,如果支付宝和微信开始收月租费,支付宝肯定是大家最先弃用的APP,并且很少有人会买单。
再看看在支付结算领域,支付宝可以说是开创者。它从最早的淘宝支付,到后来的快捷支付,逐渐淘汰了现金支付方式。
然而,就日常小额支付而言,微信已经明显领先了。当人们在外面付钱时,他们往往会下意识地打开微信界面,只有在使用蚂蚁集团旗下的应用程序时,他们才会想到使用支付宝。这表明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支付的首选。
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带钱包出门,现阶段数字钱包也没有完全普及,如果这个时候微信和支付宝需要月租费才能使用,大部分的朋友只能忍痛交钱了。
如果月租费是8块钱一个月,对于用户而言,勉强还可以接受,腾讯在微信产品上一个月的收入就有64亿,罚款的钱就赚回来,我想腾讯的高层们,可能真的会动这方面的心思。
至于微信和支付宝的理财功能,这部分不会对用户有比较大的影响,大不了就是把钱全部转回银行,该有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收益一个也不会少。
因此,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,微信和支付宝需要月租费的话,都会舍弃支付宝而选择微信,至于儿童和老人,则会二者皆可抛,到了那个时候,市场格局可能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。
(感谢您的关注,我是金融圈小大佬,期待您的咨询和留言!)